农业贸易百问| 什么是自由贸易试验区?

农业贸易百问| 什么是自由贸易试验区?

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试验区,它是由一个主权国家在其境内特定区域内,自主决定进行开放试验的特殊经济区域,是面向“所有人”的,一般来说“任何人”进入该区域内开展经贸活动,都可以享其全部优惠政策。这些优惠政策是用来做试验的,可以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,不需对任何国际组织通报,不受国际义务约束。

为什么要建立自贸试验区


建立自贸试验区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制度创新,通过试点试验,为全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,积累新经验。也就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,对政策进行调整和突破,在不断尝试中找到发展的弱项和短板,寻找解决方法,避免出现颠覆性的错误,形成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,并把能够适用于全国的经验举措进行推广,推动全局性改革。此外,建立自贸试验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。

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底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做出重要指示,要求对照最高标准、查找短板弱项,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,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,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,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。这也是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最高指引。

建设了哪些自贸试验区
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2013年起步,目前累计18个,形成了“1+3+7+1+6”的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。一是2013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了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——上海自贸试验区,2019年8月又增设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临港新片区。二是2015年设立了广东、天津、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。三是2017年3月设立了辽宁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重庆、四川、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。四是2018年海南全岛启动自贸试验区建设,并要求到2020年取得重要进展,为逐步探索、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,分步骤、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打好坚实基础。五是2019年又设立了山东、江苏、河北、广西、云南、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。

自贸试验区试得如何

经过几年的试验,主要取得了五方面的成效。

一是实现了五个“率先”。包括率先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,外商投资从审批转为备案;率先实施了证照分离的改革,解决了准入不准营的问题;率先上线了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,解决了我国口岸多头管理问题,成为推动贸易便利化工作的突破口;率先深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,集中体现在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等方面;率先探索改革创新和法治建设相结合。

二是不断推出开放新举措。包括准入方面负面清单越来越短;贸易方面实现了口岸监管的信息互换、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,既节约了经费又节省了时间;资金方面实施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,海南正在探索海南自由贸易账户;人才服务方面各地纷纷推出了出入境便利化措施。

三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提升。包括促进了高端产业的聚集和发展,如福建自贸区试验区的国际航空维修、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油品全产业链等;推动新业态的发展,如天津自贸试验区的融资租赁,天津已成为继爱尔兰之后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的集聚地。

四是差别化探索持续开展。如陕西自贸区着力农业科技创新,河南自贸试验区发展跨境电商,福建自贸试验区深化两岸合作,广东自贸试验区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力等。

五是改革红利持续释放。区内试验和区外推广同步推进,非自贸试验区纷纷进行推广和效仿,甚至进行改造、提升再创新。如广西在被批复设立自贸试验区之前就推出了涉税改革,实现了税务服务一体化。
 

来源:农业贸易促进

如若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